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哲日记 > [2016.11.16]小哲谈谈挑战人性的共享单车

[2016.11.16]小哲谈谈挑战人性的共享单车

最近所谓的“互联网+”模式下的单车租赁服务在一线城市火爆了起来,但是除了长沙少数地方在区域内铺设了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大部分的长沙小伙伴都还没享受过这种服务,其实在很多年前的株洲已经开始使用政府建设的单车租赁服务了,在指定的地点刷卡取车,同样的也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归还。高峰期的时候,会有卡车进行车辆集中调配来缓解单车集中出现在写字楼等核心地区的情况。

是的,这种自行车的租赁服务是对公共交通很好的补充,出行最后一公里看似一片蓝海,但目前来看,短期内实现商业价值的主要还是校园,连接地铁站、公交站与公司、住所的短距离通勤,产业园区等三部分。

九月的北京,被一抹橙色刷了屏。而这抹橙色的来源却是登陆北京不足20天的自行车,它就是外形独特的“摩拜单车”,因为吸引了众多上班族、大学生、骑行爱好者……从而成功占领了朋友圈。

摩拜今年4月份在上海上线后,在当地引发了一阵风潮,甚至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也听取了摩拜单车的介绍。不久前的8月19日,摩拜宣布完成由熊猫资本领投、愉悦资本跟投的千万美元B轮融资。

而9月2日,从北大生长出来的“ofo共享单车”网络平台获得了经纬中国领投、金沙江、唯猎资本跟投的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ofo共享单车又被学子称为“小黄车”。

两家公司推出的都为“无桩共享单车出行解决方案”,虽然操作模式和单车有些许的差别,但模式基本类似,用户体验也大同小异,通过手机的APP进行单车的寻找、租借、归还,让单车的使用变成和“滴滴打车”一样方便。

小哲其实也期待他们两家能像当年滴滴和快的或者优步一样,培养市场、互相竞争、最终规范,走这个道路,但是无需细想,很多问题其实一下子就能映入眼帘,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说这种模式最大的敌人不是的竞争对手,而是“人性”,小哲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传统政府主导的单车共享租赁项目为什么没有火起来,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车辆的停放点不够,无法形成网络效应,用户只能到固定的地点停车和取车,造成极大的不便。摩拜单车随停随取的模式,是一种人性的自然选择的结果,哪里的需求多车辆就停在哪里,随着车辆的供应增加,达到一定的阶段,车辆的停取会随着用户人群的自然选择达到一定的平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同样的例子:大家经常会遇到,从某大厦到马路边有很多人工铺设的路径,但是这些路径的旁边经常还伴随有一条草坪上人走出来的路,这条人走出来的路才是最优路径。前者就像是政府主导的项目,他们认为合理的,后者就像是摩拜单车,是用户自发选择的,是多数人用脚投票出来的最优路径,自然选择在这个项目中体现出极大的优势。但,用户自然选择带来的破坏性,在这个项目里面依然存在。用户会为了自己的方便踩踏草坪,也会为了自己方便把车停小区门口,或者上私锁,让别人无法使用。这个是这个项目中运营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和人性的弱点做对抗。

虽然小哲估计共享单车注定无法复制Uber、滴滴的成功,但是还是希望直接的判断是错误的,毕竟市场经济下什么事情都由市场决定,一个新的模式或者技术说不定能更好的对抗各种阻力;我期待有一天能在自家楼下方便的取到自行车,这样真的能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2016.11.16]小哲谈谈挑战人性的共享单车

分享生活点滴,内容问题可与我联系。 斜杆青年:资深产品经理/网站工程师/科技爱好者/新媒体运营/自媒体写作人